1. 首页
  2. 自身建设
  3. 业务技能
  4. 正文
潼关县三项措施加强非在职党员管理工作

潼关县下辖22个党工委,共有党员6446名,非在职党员388名,占党员总数的6%。虽然非在职党员的数量较少,但由于居住分散、年龄较大等原因,一直以来是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为了加强对非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近年来,潼关县坚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从健全基层组织、强化教育管理和帮扶解困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强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为潼关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一、健全组织,夯实基础。一是及时将离退休干部党总支调整升级为离退休干部党(工)委。按照分片、就近的原则,将离退休党员按照4个片区划分,分别成立了4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加强对离退休干部党员的领导。二是针对自主择业军官党员和城镇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居住分散、难以管理,在原组织关系所在地参加组织生活不便等问题,在个体工商户比较集中的城关镇、桐峪镇先后成立了城关镇中心街党支部、金陡街党支部、北环路党支部和桐峪镇商会党支部等4个党组织,使一些自主择业的军官党员和城镇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离家不离党组织。三是在企业下岗职工党员管理方面,在保留原企业党组织的基础上,及时在新的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并根据企业党员的流向,合理的把每位党员都纳入一个党组织,确保不留“空白”和“盲点”。

二、建好阵地,强化管理。一是针对离退休党员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实际和个体工商户党员比较分散的问题,通过租赁的形式解决了8个支部的活动阵地,并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施用品,提供了必要的活动经费,建立了学习、组织生活等8项制度,规范支部的管理。二是县委组织部每年拿出一部分党费,为非在职党员征订党报党刊,党支部及时组织学习上级精神和有关政策,使他们思想上与上级保持一致。三是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了谈心家访、信息沟通等制度,突出支部“沟通、协调、服务”的职能,支部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及时了解和掌握每一名非在职党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化解党员的思想矛盾,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氛围。四是认真落实非在职党员的政治待遇。每年都要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县委、县政府工作通报会,参观考察工农业生产,听取有关汇报。特别是在近年的“七一”表彰中不断加大非在职党员的表彰比例,使他们享受到平等的政治待遇。五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每年组织离退休老党员开展一次趣闻运动会。成立了老党员合唱团、太极拳(剑)表演队、夕阳红锣鼓队。在个体工商户党员中开展了党员经营示范户活动,充分发挥个体工商户党组织凝心聚力的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工商户遵纪守法、规范经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真情帮扶,发挥作用。一是关心关爱离退休老党员。坚持每年为离退休党员体检身体,慰问困难老党员,及时探望生病住院及卧床不起的老党员,为80岁老党员祝寿,先后为4名老党员每人争取了1200元的慢性病治疗资金。二是积极帮扶企业下岗职工党员、自主择业军官党员和城镇从事个体工商户党员,与社保局等有关部门联系,把他们作为培训的重点,并在费用上给予一定的减免,鼓励他们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致富本领。在经营过程中,工商、税务等部门都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给予一定优惠政策,鼓励他们自主创业。三是发挥非在职党员的作用。在离退休党支部中成立了民事调解小组、法律咨询小组、小区卫生维护小组等,发挥老党员余热,为促进邻里和睦,社会和谐做贡献。在企业下岗职工党员中,特别是在我县黄金企业改制的关键时期,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做好企业职工的思想工作,为推进我县黄金立县战略贡献了力量。(中共潼关县委组织部 张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