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自身建设
  3. 信息调研
  4. 正文
加大平时督查考核力度促进全县重点工作任务落实

  2014年,潼关县考核办认真总结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开展以来的成功做法和问题教训,围绕充分发挥考核办职能作用,积极探索考核工作规律,着力破解“重结果、轻过程”的难题。在做好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提高平时考核在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占分权重的前提下,将工作重心放在平时,通过加大督查力度,把督查结果与平时考核挂钩,促进全县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主要做法

  (一)制定督查考核办法。为使平时督查考核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将平时督查与年度考核结果有机结合,2014年,我们在原有《平时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潼关县督查考核试行办法》。将督查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由以往的镇、承担市考县指标部门(单位)扩大到参与考核的所有单位,将督查的内容由市考县指标、县上中心工作延伸到镇、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将督查结果与镇、部门(单位)平时考核、年终考核紧密挂钩。《办法》中规定,对在市上月通报、季讲评中位次下滑大、排名靠后或被市上预警、通报批评、督办的指标,对没有按时限要求开展或进度缓慢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下发提醒函、预警函,并在平时考核中扣减责任单位相对应分值。对县上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年内无故未开展、实施的,责任单位年终考核直接列为良好以下等次。《办法》的出台,使督查考核的“助推器”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二)加大平时督查力度。2014年,我们在平时督查工作中创新形式,加大力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一是主动开展重点督查。重点督查主要是对市县级重点建设项目、市考县指标、各镇为民办实事项目等进行督查。今年以来,考核办累计对市县级重点建设项目督查3次、对市考县指标督查2次、对各镇为民办实事项目督查2次,确保了重点项目、市考县指标、镇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序推进。

  二是积极参与联合督查。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要点、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57个重点项目、十大民生工程、十二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与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经济发展局联合开展督查,截至九月底,共开展联合督查3次,及时发现了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存在的问题,为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提出建议,为全县重点工作的完成起到了助推作用。

  三是随时配合专项督查。根据县上中心工作、阶段性工作,有针对性地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督查。今年以来,我们先后配合农工部、文体广电局(创建办)、环保局、政府办对“双美”创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环境保护和秸秆禁烧、市上大型综合观摩的准备等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及时帮助汇总情况,分析问题,下发通报或形成汇报,推动了县上阶段性中心工作的开展。

  四是持续进行跟踪督查。对于市上月通报指标中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园区发展等指标,坚持跟踪督查问效;对季讲评中的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及重点项目建设、节能环保、安全生产、保障性住房等重点工作,更是提前介入,分析形势,提出对策,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了月季通报、季度讲评指标的位次的提升。

  (三)完善考核通报制度。今年,县考核办将月、季、半年通报作为抓平时考核的又一举措,调整通报内容,扩大通报范围。

  一是继续坚持镇重点考核指标月、季、半年通报制度。在原有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信访工作等考核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县上的中心工作,增加了“双美”创建、计划生育、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通村公路养护、秸秆禁烧等通报指标。截至10月底,共下发月通报4次、季通报2次、半年通报1次。

  二是实施重点项目建设通报制度。为推进全县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县考核办、县经济发展局联合发文,对各项目的手续办理、建设进度、固定资产投资上报认定等内容不定期进行通报,并将通报结果纳入项目主管单位重点项目建设平时考核之中。

  三是建立固定资产投资月通报制度。为解决我县部分项目已动工实施但不按时上报固定资产投资这一问题,县考核办从8月份开始,逐月对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在500万元以上的部门(单位)进行通报、排名,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平时考核的依据,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四)坚持对市考指标进行提醒、预警。为确保市考指标达到序时进度,近两年,我们对市考指标中进展相对迟缓的指标、对市上月季通报和季度讲评排名后三位的指标、对排名下滑幅度较大指标的责任部门(单位),根据情况下发提醒函或预警函,并呈送县目标责任考核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和分管县级领导。在提醒、预警函中,县考核办对滞后指标逐个分析原因,提出具体措施和目标要求,并要求收函单位及时反馈整改情况。今年以来,我们累计下发提醒函、预警函20余份。在下发预警函时,县考核办坚持上门指导,与责任部门(单位)领导、工作人员座谈,分析原因,共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后一阶段工作措施,在促进整改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定期分析、汇总、汇报。为了及时掌握各项考核指标进展情况,一是实行市考指标季报制度。下发了《关于实行市考指标任务完成情况季报表制度的通知》,要求各承担指标的责任部门(单位)于每季度次月10日前上报《季度市考指标任务完成情况季报表》,填写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考核办及时进行分析、汇总、通报。二是编发《考核送阅》。及时以《考核送阅》的形式向县考核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和县级有关领导分析汇报市上年度考核指标、考核办法的变化情况及应对措施建议,分析汇报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方面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汇报上半年市上民意调查结果、市上综合观摩结果及通报指标考核排名情况。三是及时向县委常委会汇报情况。我们先后在4月底、8月初召开的县委常委会上,汇报了一季度、二季度有关考核指标的完成及排名情况,提出建议,较好地发挥了参谋作用。

  初步成效

  一是各镇、各部门(单位)抓平时、抓落实的意识显著增强。督查考核是 “指挥棒”,我们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督查措施,使各镇、各部门(单位)认识到了平时考核的重要性,在思想上转变了重年终、轻平时的观念,使各镇、各部门(单位)将责任夯实在平时,将问题发现在平时,将矛盾解决在平时,将任务完成在平时,促使其合理安排工作进度,推动了各项考核指标的顺利完成。

  二是有效地解决了目标任务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了全县重点工作。今年,我们把督查的重点放在全县重点工作的落实和推进上,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县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半年,由于征地不到位等原因影响了项目的正常开工,在市上二季度讲评中处于全市14个考核单位最后一名,被市上黄牌预警。三季度,我们通过下发预警函、跟踪督查,包抓县级领导实地督办、召开协调会等形式,面对面分析、解决问题,全力推动保障房建设,在市上三季度讲评中,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考核排名上升了4个位次。

  三是推进了市考县指标的完成。通过坚持不懈多种形式的督查,强化了各单位时间、标准、质量、责任四个观念,调动了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实现了市考县指标的有序推进。截至三季度末,全县生产总值实现26.148亿元,同比增长13.2%,超过了市上下达的12%的目标;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653万元,完成市上下达任务的78.7%。在经济建设取得新成绩的同时,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指标扎实推进,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控制等指标已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取得显著成效。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督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督查组成人员素质参次不齐,有的临时抽调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在督查过程中不敢硬碰硬,揭露的问题表面情况多、深层次情况少。

  二是督查工作还没有形成强大合力。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考核办等单位沟通不够,力量不足,在平时督查中存在重复督查、多头督查等问题,没有形成联合督查推动工作的合力。

  三是督查的实效性有待提升。在督查的过程中,督查机构只是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要求,对出现问题的人为原因分析不深,对责任人的问责缺失,致使有些工作接二连三的督查仍未取得好的效果。

  作为目标和结果的中间环节,促进重点工作落实的最佳措施,就是加大平时督查考核力度。今后,我们将树立“督查过程是动态考核过程”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督查考核的约束、激励作用,实行平时督查考核与年度综合考核的无缝对接,在督查考核过程中甄别干部、发现干部、选用干部,更好地推动全县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