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人才工作
  3. 正文
潼关县:“四项措施”让青年人才 在基层留得住、有发展

近年来,潼关县采取“完善机制、搭建平台、拓宽渠道、优化服务”四项措施,持续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强化顶层设计,营造青年人才发展良好生态。围绕“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旅兴县”发展战略,出台《潼关县人才强县战略实施意见》,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人才工作专项会议制度》,健全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人才强县战略。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建立党委(党组)书记抓人才工作制度,围绕“引、育、用、留”,全面提升人才工作整体水平。开展“青春向党·才聚潼关”、人才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等活动并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

搭建服务平台,激发青年人才队伍活力。围绕“3+N”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在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肉夹馍、软籽石榴、潼关酱菜等特色产业建立专家工作站,用产业链带动人才链,培育壮大优秀骨干人才和团队。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充分运用人才编制周转池政策,有计划地招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鼓励支持教科、医疗卫生、农业农村等用人单位开展人才招引活动,协调落实各项人才引进政策。同时,结合全县重点产业发展需要,聚焦高等院校和重点科研院所,通过顾问指导、兼职签约、技术咨询等方式,柔性吸引优秀专家人才。

拓宽培养渠道,释放青年人才创新动能。建立人才储备库,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理论素质培养和实践锻炼,对青年骨干人才实施中长期培养计划。通过校地合作、学术交流等形式,有计划地选派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赴发达地区、高层次院校进行挂职培养、跟班学习、进修提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和骨干后备力量“双培养”工程,积极培养引进具备优良治理能力、能够引领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青年人才,让“人才活水”激荡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强化服务保障,创优青年人才成长环境。实施“雁归工程”,建立潼关籍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向在外优秀人才寄送《一封家书》,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专家人才制度,强化对人才的生活服务保障,积极营造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良好人才环境。实行“人才绿卡”制度,对引进的各类人才在医疗、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解决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