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要闻快递
  3. 时政新闻
  4. 正文
锻造好作风 奋进新征程——渭南市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综述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自今年3月起,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确定学习教育主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这场触及灵魂的作风淬炼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中央有部署,渭南见行动。全市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迅速部署、全面推进,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主题、简约务实,一体推进学查改,经历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思想淬炼、党性锻炼、政治历练,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渭南新篇章提供有力保障。

以上率下 学在深处 筑牢思想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市委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主体责任、领导责任,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会议,研究审议《实施方案》,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市委先后召开常委会会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等15次,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听取工作情况汇报,部署重点任务,有效确保了全市步调统一、协同推进。

领导干部既是学习教育的组织者、推进者,更是带头参与者。各级党委(党组)通过举办读书班、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讲授专题党课等,形成以上率下带作风、以下看上扬学风的浓厚氛围。

全市各基层党组织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学习研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在学习形式上,我市将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重要载体和生动教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到富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司马迁祠廉政教育基地、党家村家训家规教育基地等开展沉浸式教学,筑牢信仰之基。

在学中知敬畏。最深刻的淬炼,源自思想的洗礼。学习中央、省委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典型案例,汇编我市近年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典型案例作为开展警示教育的“活教材”,切实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党员干部既锤炼了作风,更在灵魂深处筑牢忠诚,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金色名片”,正被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以高度的自觉共同守护、不断擦亮。

对标对表 查在细处 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问题是改进作风的突破口。在学习教育中,我市各县(市、区)各单位积极对标对表,突出一个“细”字,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细处查摆问题、深挖根源,实实在在锤炼过硬作风。

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照2个清单、28个方面以及《基层“四风”10种隐形变异表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所列的7种情形等,从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深挖问题,结合实地调研、走访座谈以及巡视巡察、审计监察等情况,全面系统梳理查摆,建立问题清单,坚持动态更新。

以“查”破题,全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方式机制,认真检视反思,在精准聚焦中找准病灶、深挖问题根源。

华州区实行党组织书记、党委(党组)会议、专班审核“三级联审”,建立“问题、责任、销号”三单管理机制,确保问题找得准、查得实、挖得深。蒲城县实行“周清单制”任务管理,通过拓宽渠道“开门查”、深入一线“现场查”、运用数据“精准查”、追根溯源“深度查”等方式,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大荔县聚焦信访反馈、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等发现突出问题,健全完善《县委常委班子调研计划报备制度》《群众诉求办理工作制度》等制度机制42项。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

学习教育激发的干事热情,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中催生出活力。

“学习教育,既是念好‘紧箍咒’,也是激励担当作为的‘发令枪’。”澄城县发展和改革局党委书记、局长雷西秦一语道破。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澄城县发改局集中整治“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等问题,同时建立“凭战功用干部”知事识人机制,持续加强“四个一批”项目管理工作,强化全过程参与78个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落实好“双级包联、双月调度、季度观摩、固投否优”工作制度,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开复工。

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看准了就抓紧干:在乡村,躬耕田垄,以汗水浇灌特色产业,以智慧点亮和美乡村;在城市,巧手“绣花”,“微改造”唤醒街巷,烟火气里升腾起浓浓乡愁;在产业创新一线,敢闯敢试,“卡脖子”难题前聚力突围,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愈发强劲。

立查立改 改在实处 办好群众身边事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立查立改、即知即改,是确保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一招。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改在实处真抓实干,淬炼初心本色,厚植为民情怀,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树牢,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我市将办好“12345”服务热线群众诉求作为开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对群众反映集中的教育医疗、就业欠薪、供电供水、物业管理等问题,及时反馈转办各县(市、区)和市级相关部门,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7万余个,以可感可及的实际成效赢得群众认可。

市公安局针对4类13项车驾管业务推出“云导办”,36项高频事项在“交管12123”APP上实现“指尖办、瞬时办”,在检测站推行“交钥匙服务”,不断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学习教育中,我市各地创新活动方式,华阴市、潼关县、白水县通过领导干部“开门办公”“巷子议事会”“暖心敲门、入户倾听”等活动,受理群众反映诉求,解决群众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

潼关县桐峪镇桐峪社区针对“巷子议事会”中群众反映的天气高温少雨、农田干旱问题,紧急启动抗旱保收行动,更换锈蚀严重水泵、抢修破损管道,改造后的机井日供水量全面提升,200余亩麦田全部得到及时灌溉。今年3月以来,通过“巷子议事会”,一批关乎灌溉、道路、基础设施的民生项目在潼关县相继落地。

“感谢白专员多次陪同我们企业去各部门协调,终于把不动产登记证办理下来了。这样,我们就能静下心来搞发展。”西安重装渭南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化民说。高效纾解企业难题的背后,是渭南高新区抓深抓实问题查摆和整改工作。渭南高新区在原有政务服务“楼小二”“企业服务110”等品牌基础上,持续深化“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探索用好入企执法检查备案机制,创新构建“专员驻企-专班破题-专项督办”全链条服务体系,致力于打造政企沟通“零距离”、诉求解决“零停滞”、政策兑现“零障碍”、服务质量“零差错”的优质环境,护航企业做大做强。

如今,领导干部“一线办公”破解发展难题,党员干部“揭榜挂帅”攻克发展梗阻,“马上就办”的效率与“办就办好”的质量,成为全市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广大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风一变,气象万千。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将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放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增强定力、锐意进取,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让清风正气充盈新时代秦东大地,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渭南篇章提供坚强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