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四个导向” 抓好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工作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年来,潼关县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每年倒排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突出“问题、目标、结果、问效”四个导向,把牢“排查、整顿、验收、巩固”四个环节,推进村(社区)党组织全面过硬、全面进步,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坚持问题导向,细致摸底排查。对照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四种类型”和社区党组织“五种”表现形式,成立了县委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工作组,深入村(社区)群众中,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谈心谈话等方式,对整顿村(社区)进行排查分析,掌握底数实情,根据梳理出的问题,建立动态管理台账,逐项解决问题,指导帮扶村(社区)扎实开展整顿工作。
坚持目标导向,集中整顿提升。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13条。严格落实“八个一”工作机制进行集中整顿,各包村(社区)县级领导协调各县级包联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重点帮扶,精准施策、形成合力,限期解决问题,推动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转化提升。
坚持结果导向,严格评估验收。强化整顿结果运用,坚持把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提升效果纳入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的述职内容。坚持整顿工作销号一个,上报一个,由镇(街道)党(工)委初审,县委组织部按照《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考核验收办法》,采取“两查一评一走访”(查看资料、查看现场、党员群众测评、随机入户走访)的方式,进行实地复核验收,力争明年1月底前问题整改清仓见底,全面转化。
坚持问效导向,持续跟踪管理。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成果巩固提升期间,坚持整顿工作组不解散,包联帮扶责任不脱钩,对未销号的村(社区)持续整顿,问题不解决不销号。对班子运行是否顺畅、村容村貌是否改观、治理水平是否提升、群众是否满意等方面进行“回头看”,发现问题或反弹及时整改。县委组织部采取进点督查,了解掌握整顿工作真实情况,对整顿工作不力、整顿没有成效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潼关县委组织部 范金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