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县民政工作坚持从反映最强烈、上下最关心、群众最直接的事抓起,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得到了稳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4年,全县民政工作总计发放低保、医疗救助、优抚、救灾等资金4112万元。累计完成投资3484万元,建成烈士陵园、老年公寓,完成了1个镇级敬老院及11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强化举措,规范操作,提升群众对社会救助工作满意度。为了更好做好低保工作,2014年,民政局采取力抓低保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严格政策,调整低保标准,核查享受低保人群,全县享受低保基数整体下降了近24%,低保工作基本上实现了公平化、透明化、法制化,群众满意率大幅度上升。
军地同心,深度融合,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取得明显效果。民政局以桐峪镇善车口烈士纪念广场为依托,举行了善车口烈士纪念碑揭碑仪式、烈士迁葬仪式及我县首个烈士纪念日公祭仪式。还通过组织举办双拥国防知识电视竞赛,“潼关县国防教育报告会”,增强了党员干部及群众爱国主义信念及国防意识,为双拥创建工作不断深化筑牢了群众基础。“三送一挂”活动、军民一家亲联谊活动、军地友谊拔河赛、双拥知识图片展、消防知识宣传、驻潼部队为偏远地区群众义诊送健康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密切了军地关系,丰富了部队官兵生活,激发了他们为潼关发展做贡献的斗志。同时,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稳步推进退伍军人安置工作。多形式开展双拥创建宣传,营造了双拥工作的浓厚社会氛围。
积极开展防灾救灾工作。2014年,我县相继遭受干旱、秋淋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了我县6镇不同程度受灾。为确保全县群众受灾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救助。民政局从完善救灾工作分级负责制入手,将灾民救助和恢复重建相衔接,科学有序地应对自然灾害,切实有效地保障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先后建立了县、镇、村三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确保了我县在灾情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紧急开展灾害救助工作。根据灾情排查结果,紧急下拨了18万元的救灾应急资金及救灾物资。
落实政策,重点推进,老龄服务,养老机构建设成效显著。一是积极开展了高龄老人审核工作,确保了全县7346名高龄老人保健补贴能够及时发放到人。二是积极办理敬老优待证,全年免费为900余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第一时间办理了敬老优待证。三是在6个镇设立了老年维权工作组或调解委员会,加强了老年司法援助和社会保护,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奠定了基础。四是养老机构建设逐步拓展,全县养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除重点工作外,民政局还通过规范管理,夯实基础,保证了社会组织管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孤儿生活费发放管理、社区专职人员上岗实习、殡葬改革工作、福彩投注站站点分组管理等各项民政业务工作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