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足抗旱减灾,搞好粮食生产。去年秋季至今年3月上旬,我县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秋冬春三季连旱现象,特别是去年9月至11月中旬长达70多天的持续干旱,降水极少,对秋播影响极大,小麦播种后又遭受去年12月至今年3月上旬的持续干旱,对小麦生长发育和安全越冬构成严重威胁,部分旱地麦田死苗现象严重,全县二三类麦田占70%以上。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县高度重视抗旱保麦工作,组织农技干部深入基层指导群众搞好灌溉、施肥、中耕、除草、防虫等田间管理工作,促进苗情转化,把旱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4月中下旬和5月上旬全县连续几次大的降雨,使旱情得到解除,为小麦拔节、抽穗、灌浆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今年全县夏粮生产形势好于去年,经过“三夏”期间对实产的调查,预计夏粮平均亩产230公斤左右,比去年增产10%以上,总产2.5万吨,比去年增产8%。今年秋粮面积12万亩,灌溉4万多亩,加之近期雨水充足,秋田作物长势较好,有望取得丰收。
二、不断加快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截止目前,全县生猪存栏15.5万头(任务34万头),土鸡存栏10.2万只(任务30万只),新增各类规模养殖场8个(任务10个),畜牧业产值完成1.4亿元(2.7亿元)。采取的工作措施:一是出台了《潼关县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实施意见》、《潼关县财政资金扶持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以奖代补办法》。二是突出重点项目建设。把太要镇安大种鸭养殖园区、南美雁肉鸭养殖园区、桐峪镇鑫隆养殖中心、代字营镇泰山畜牧综合养殖场等4个项目作为畜牧业发展重点,目前安大种鸭养殖园区已建成鸭舍40栋,面积2万㎡,存栏种鸭22300只;桐峪镇鑫隆养殖中心已建成标准化圈舍16栋,2700余㎡,引进良种猪500余头;泰山畜牧综合养殖场已建成标准化牛舍1000余㎡,从吉林引进夏洛莱牛犊100余头。三是开展现代畜牧业示范县镇村及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作。确定太要镇、南巡村为创建市级现代畜牧业示范镇、示范村;确定安乐镇恒哼猪场、城关镇亢家寨绿康鸡场为省、市级标准化示范场。四是加强规范化防疫工作,抵御疫病风险。开展规范化防疫创建活动,确保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70%以上,力争2年内县规范化动物防疫镇达90%,建成规范化动物防疫县。五是加强技术服务。组织业务技术人员深入养殖场户,指导淘汰老龄、劣质低产母畜、适当补充优良后备母畜,采用节本增效饲养水平,最大限度提高养殖效益。通过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向畜禽养殖户发送养殖环节中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指导服务信息。
三、积极发展适应潼关的特色果业。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确定以发展软籽石榴为突破口,以城关镇五虎张村、韵之源有限责任公司为重点,创建特色果业品牌,打造集生态、旅游、餐饮为一体的“石榴沟”。为此,县政府出台了扶持软籽石榴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发展软籽石榴达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每亩分三年补助1000元。目前在县城周边潼洛川、列斜沟、马涧等地新栽软籽石榴3500亩,在代字营现代农业园区及周边村发展葡萄、猕猴桃等特色水果2000亩。全县各类水果总面积达2.12万亩,除软籽石榴外,苹果面积9800亩;葡萄面积2107亩;其他水果1267亩。
四、金发大型沼气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