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经济基础薄弱,矛盾问题较多、村情不稳定,组织不健全、班子软弱涣散”的标准,全县共倒排出1个管委会和3个后进村。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后进村整建效果明显。
一是县级领导包抓矛盾问题村。县上成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队,由县委副书记担任工作队队长,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县纪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政法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部长等5位县委常委担任副队长,每位副队长又分别兼任民生改善组、村务公开组、党建综合组、治安综合组、宣传组等5个工作组的组长,由组长带队深入到倒排出的矛盾问题村,从社会管理创新层面开展后进村整建工作。
二是涉农部门包抓经济薄弱村。县委组织部将县农业局、农发办、林业局、经发局、财政局等涉农和经济部门调整到倒排出的经济薄弱村,从项目支持和经济帮扶的层面开展后进村整建工作。
三是乡镇领导包抓软弱涣散村。由乡镇副职领导担任村级班子软弱涣散村的党支部书记,从村级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层面开展后进村整建工作。
经过整建,4个后进村变化明显,南营村对村内部分巷道进行了硬化,修缮了灌溉渠道,培育发展了10户养殖大户,村容村貌变化明显。樊家村新打机井1眼,硬化道路2公里,并发展了养猪和散养土鸡产业等致产业。东里村和兴隆堡管委会的班子得到了整建,目前,新班子团结一致,各项工作进展良好。
(中共潼关县委组织部 白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