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基层党建
  3. 农村党建
  4. 正文
潼关县“四项机制”激发农村党员创先争优活力

潼关县“四项机制”激发农村党员创先争优活力

    潼关县积极构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新模式,对农村无职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进行分类管理,有效调动了农村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结合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本着“按需设岗、定人上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设立政策宣传、法制教育、科技示范、治安维护、纠纷调解、村务监督、民意收集、信息咨询等4大类17个岗位,根据无职党员年龄、文化、特长等,采取组织设岗、党员认岗、公示明岗、群众评岗的方式,让无职党员亮出身份,上岗履责,从而使党员有更多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大大激发了服务群众的积极性。目前,全县1345名农村无职党员均由“无职”变“有责”,由“观众”变“演员”,努力在选认的责任岗上创先进、争优秀。

    在职党员依岗承诺。年初,在职党员重点围绕夯实组织基础、解决突出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和为民办实事好事等方面向党支部公开承诺。建立承诺台账,合理制定践诺措施,实行承诺事项办结销号制,促进承诺兑现。各党支部采取“支部评党员,群众评干部”的方式,对党员干部进行综合考评;定期公开通报党员干部承诺事项的办理情况,做到相互监督。对承诺事项没有落实到位的党员,采取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谈话的形式,分析查找原因,实行“一帮一”或“多帮一”措施帮助落实。 

    流动党员长效管理。健全了流动党员外出登记、思想汇报、专人联系等制度,建立了流出、流入地主动联系协调的“双主动”教育管理网络。在管理工作上,县委组织部专人负责全县流动党员的管理,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在各乡镇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配齐工作人员,对外出党员的去向、从业情况以及联系方式等详细登记,保证一个不漏、情况清楚。在学习培训上,乡镇党委统一制定学习计划,通过邮寄资料、信函联系、定期汇报等方式,让他们及时了解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掌握理论学习的要求,抓好自身学习,特别是引导他们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参与学习和讨论。

    困难党员帮扶脱贫。通过县乡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党员科级领导与农村困难党员结成“一对一”帮扶对,一定三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不致富不断线,在思想、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扶持。目前,全县科级领导和农村困难党员共结成帮扶对子166多个,为20多名贫困党员找到了致富项目。   

                                                   (中共潼关县委组织部 白水利)